扬州慢·琼花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
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
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在我国的名花中,琼花可算是最珍异和神秘的了。相传扬州后土祠有琼花一株,为唐人所植,本大而花繁,香如莲花,清馥可爱,天下无别株。北宋诗人宋郊建亭花侧,名曰“无双亭”。南宋淳熙以后,花匠以聚八仙花接木移植,流传遂广。词人赵以夫得友人折赠琼花树枝,召聚诸贤咏赏,并作《扬州慢》词,郑觉斋这首词是当时和作。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试新妆才了,炷沉水香毬。”这首词开头五句是说,盛开的琼花就像衣装素淡的仙女,试罢新妆,满身香气,步履轻盈地走下楼来。
一起数语,就本题发挥,并把人与花合写。“弄玉”,相传为春秋秦穆公之女,后与萧史共升天仙去。“飞琼”,许飞琼,西王母的侍女。“淡泞”,本形容水色明净,这里谓许飞琼的衣装素淡。“袜尘”,本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词中谓仙女的步履轻盈。“迷楼”,点出扬州。隋炀帝时在扬州建行宫,回环四合,人误入者不得出,名曰迷楼。“香毬”,一种熏香用的铜球,中分三层,圆转不已,可置于被褥中,香烟不灭。这五句以女仙作喻,描绘琼花的姿态、颜色、气味,并没有绘形画状,而着力写琼花的丰神。
“记晓剪、春冰驰送,金瓶露湿,缇骑星流。”这四句是说,清晨将琼花剪下,插入金瓶中时还沾有晨露,由护卫皇帝出行的骑士以流星快马送至行宫供炀帝赏玩。
这三句是遥想当日炀帝赏花情景。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这二句是说。此番在临安出现的、经过移根再植的花,原是她的精魂被风吹至。
这两句,转入当前所见的琼花。赵以夫原唱《扬州慢》词序云:“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以“天中月色”比拟,可谓恰到好处。“南州”本指南方州郡,这里指临安,相对于琼花产地扬州而言,临安在南。词言“被风吹梦南州”,下语迷离恍惚之至,构想富有情致。
下片由“吹梦南州”一语发出新意。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过片二句是说,曾在扬州看到过琼花,如今也一样漂泊来到江南,竟能在酒筵前相见。
在酒筵前相见的,是花是人,已融为一体,所以加以拟人化的描写。“踪迹萍浮”之感彼此是相同的了。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这三句是说,想起那无双亭畔那“天下无双”的琼花,如雪般素洁,在春风中摇动;不知自己何时才能重游扬州,再睹那美妙的丰姿?
词人不由得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
“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这二句是说,自己重游扬州,已成妄想,唯有怅惘云霄,缅怀旧事而已。
这两句,写词人欲往扬州而不得的感慨。“缠腰骑鹤”,语本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中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末二句是说,在这烟霭迷离、繁花旖旎的阳春三月,只有独倚栏杆,默默无语。
收两句有无限情韵,与上片末二句呼应,虽然没有直接去描写琼花,而词的意境更加深化了。
这首词,在咏花中间写情事,句句隐有人在,不即不离,有着较为深永的情味。
路人球 发表于 2021-11-29 09:03
阅读美文升华人心灵,我差点以为是你写的,直到我百度了一下这首词。
欢迎光临 雾雨小镇 (http://www.mistytown.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