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时间穿越。
好像十几年前,这个概念在电视剧里很流行,像《步步惊心》啊什么的。
这个概念的流行,就像二十几年前,失忆,这个概念的流行一样,像《王子变青蛙》啊类似于台剧或者韩剧什么的。
时间穿越。有回到过去的,有回到未来的。
日本动漫也很流行这个概念,应该也是十年前左右,那时候好像是有《命运石之门》,虽然看不太懂,但应该就是回到过去。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从草原五班一直升级,进到老A,许三多说,他经常闭起眼睛走路,只留下耳朵,听着周围的风声,会让他感觉其实他没来到老A,他其实还在他的老家,还在那个他熟悉的山里。
袁朗跑去安慰许三多的时候,好像也说过,山里的黄昏会让人想起往事是不是,原话大概有所不同,意思差不多。
回到过去。为什么人会想回到过去呢?虽然其实人人都知道回不去。但好像人人都很念旧,又记性很好,又在回忆起来的时候下意识地觉得痛苦又想遗忘,却遗忘不掉。也许,人想回到过去,仅仅只是想改变过去发生过的不幸。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这个作品大概也好像是也有好几年了吧,那时候大概看到蕾姆安慰男主的时候就没继续追更了,当然那也是因为后来番剧出得太慢了,忘了继续去看,后来听说代表七宗罪的七大魔女登场来着,但好像个个在争男主,后宫番觉得无聊也不太想看了。重点还是男主这个能力,设定其实挺奇妙的,也挺新鲜的。
只要死亡就能重新回到过去,然后就能带着经验去拯救可能会犯下的错,和不幸。
后来还有个番,好像叫《夏日回忆》什么的吧,反正十年来确实几乎已经不看动漫也很少看电视剧了,但偏偏能记住的也只有那么几个关于时间的。
《夏日回忆》好像也印象中有点恐怖,男主拿着枪指着自己头部,然后能结束不幸什么的,具体情节实在记不清了,只记得总会出现没有影子的复制品,啊好恐怖,被替代然后代替自己跟熟悉的朋友一起生活什么的,确实有点恐怖片的感觉。
但经典的大概就是《命运石之门》,那时还会说“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安排。用这句话来代表人妄图改变过去发生的不幸的无能为力。宿命论吗,好像是有点。
与这句话类似的还有《fate》系列,“一切都是时臣的错”,好像如果没有时臣,就不会发生所有的不幸。奥,突然发现,fate也是命运的意思,真好巧,与命运石之门,有着相同的宿命论感觉。
《龙珠》里,特南克斯带着宝剑穿越回到过去,要救悟空,只要悟空没死,就能活到人造人的时代,然后拯救世界。也许,,这才是更早一点的穿越改变不幸的论调的产生吗。
这其实好像考据啊,就像清末那些文网之下了无生趣,只能埋头故纸堆,看看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的孔乙己。虽然鲁迅看着他们很可怜,但有清一代做考据还是很有成绩的,其实也别有一番趣味。
就像看着一个概念,从几千年前流转到现在,看到一条暗暗的长线,看到时间的宏大与人的渺小,看到人世间的起起灭灭,那些繁华与喧嚣,真的可以会变得平静。也许是内心的平静吧。
嗯,当然,这大概也跟意识流文学有关,也跟我曾经过度关注意识流文学有关,虽然那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好像我的行文与关注的跳脱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继续说回时间穿越这件事吧。
像是回到过去大概就想到这么多,回到未来呢,总觉得美国的科幻片会有这种要素的东西,当然美国科幻片或者超级英雄的片回到过去的要素也不少就是了。可是确实也想不起来回到未来能想到什么,大概这种要素的大多是凭空想象,剧情会烂一点所以没怎么记住吧。美国的科幻片仅仅是《黑客帝国》那时候风评很好,超级英雄也是《蜘蛛侠》那时候风评很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很有意义。似乎也有另一部分人喜欢蝙蝠侠,但基于我也没怎么看过,只是个大概是个富豪的印象,所以我比较无感吧。其他的超级英雄大概只是越来越倾向于花样百出的能力,很炫酷,但确实很无感,看完也觉得很空落落的,没有踏实感,蜘蛛侠多少会让人有踏实感吧,大概因为能力也不算特别夸张,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确实像一句足以警醒人教育人的话。虽然,确实还没好好想过,这个道理究竟是否普适。
英雄吗?说起这个词,我总是觉得很令人厌恶,英雄主义,尤其是个人英雄主义几乎已经成为一个骂人的词。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这与中国文化崇尚集体,崇尚和平与团结,以及对于历史的评价从古老的“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之争,变成了英雄与人民与历史的关系之争“人民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有关吧。
不管怎么说,可能是我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人说英雄,唯恐躲之不及,也许也与《李狗嗨》有关,这个韩剧似乎厌弃“痛打落水狗的英雄行为”认为这是邪恶。也似乎与柯南有关,把犯人逼到自杀与凶手无异。柯南说,他也做过凶手,就是指得逼死凶手,所以他说他后来都侧重拯救挽手他人犯错。
挽救别人犯错,预防别人犯错,哈哈,所以有趣的东西又来了,这不又是一个,
回到过去吗
所以说,穿越时间这个概念确实很有趣,兜兜转转,但人的意识,思维,想法,经验,看过的作品,又回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东西。
在哲学上,这好像叫母题,大概就是基本的基本题目的意思,逃不脱。大概也是因为,时间,确实是基本的基本概念的原因吧。故事,也许可以说所有的故事,基本上吧,离不开时间。
突然想起,安妮宝贝前几年说,“你读过的书,作品,会成为你的一部分”。好像说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好像在网上她看到自己被许多人谩骂,骂的内容好像是嫌弃自己年轻时候看安妮宝贝的书害人,耽误了自己什么的。她就用这句话来说一下,毕竟如果一个人曾经喜欢过某样东西,尽管后来讨厌了,但当时的喜欢肯定也是当时的自己的选择,当时的自己的快乐,何必苛责曾经的自己和曾经的作者作品呢。大概这句话一部分或者更多是安妮宝贝安慰自己吧,也有一部分安慰那些谩骂的曾经喜欢又讨厌自己的读者。
当然,重点其实是这句话,单独摘出来,确实意味深长,“你读过的作品,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影视作品啊,动漫啊,小说啊,游戏啊什么的,或者生活啊,学习啊,工作什么的,无论如何,过去的一切,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洗不掉的。
这里又该说说失忆了,但好像失忆能洗掉,不过那究竟是不是另一种悲哀和痛苦,就无法比较了。《水月洞天》童博对灵镜说要把善良给尹仲,把智慧给童心,然后自己失忆变成了傻子。那时看到这里,,确有悲痛之感。
好人难做。人总是宽容坏人,苛责好人,因为宽容坏人才是“好人”。童博这个场景,好像跟乔峰在辽国大宋两军阵前自杀以求两国和平有点像。
但和平终究只是暂时的。抵挡不了宋朝灭亡的历史命运。
命运?好像又回到了宿命论。虽说,武侠的本质也是一种时间穿越吧,本来就没有乔峰,大宋本来就是要亡的,把乔峰设定在这里和郭靖设定在襄阳,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
总之,回到过去,预防不幸什么的,很多人都给了范例,留下的只是无力改变的宿命。
想到这里,似乎就思路断了,大概是因为重复提及了吧,变得无趣了。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繁华之下,只是一些很无趣的重复的单调的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时间。
时间这个母题,实在是人人谈,年年谈,日日谈,古人新人都在谈,谈到有些令人想吐,却逃不开的东西。这就是哲学的力量吗,母题的力量吗,无形中不管怎么挣扎都逃不开的看不见的力量。
大概是因为那东西就算跑遍天涯海角,它也跟着你,孙猴子逃不出五指山,因为那东西就在脑子里,意识里。
嗯,这是认识论。
但是认识论这三个字的分类,总归,还是一种概念和意识。
哎,不想谈哲学,哲学这东西无论谁见了都会觉得烦,觉得没有意义,也太空,不切实际。但这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观点。也只是哲学的一部分。讨论哲学是否实用也只是哲学的一部分。嗯,也许不叫哲学会好一点,中国人大概习惯称为道,称为理,称为道理。
人常说,“理是直的,路是弯的。”“不要跟人讲理,尤其是书本的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道理,总归是解释不清的,但人总是偏偏不信邪撞南墙了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道理。实践出来的道理就是讲不了理,理就不能讲。
这大概也算一种悲剧。
本篇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