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小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98|回复: 0

第29个母难日

[复制链接]

29

荣誉

3万

硬币

1016

回帖

女巫

发表于 2025-6-26 21:34| 字数 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雨在窗外织着细密的网,青灰色的雨幕模糊了六月的光景。二十九年前的此刻,母亲正在产房里经历着生命的阵痛与蜕变。这个被称作"母难日"的日子,实则是两个生命的共同诞辰——一个婴儿的初啼,一位母亲的重生。

母亲单名"荔",取自岭南佳果。少时不解其意,及长读《长安的荔枝》,方知这小小红壳里裹着的,是文人千年的执念。作为英文系教授,她的书房总弥漫着羊皮纸与黑咖啡的苦涩芬芳。那些烫金书脊的外文典籍,在潮湿的梅雨季里微微卷曲,像在无声地抗拒着江南的湿气。

五月二十日那天,我和青梅竹马的恋人走进了民政局。没有婚纱,没有宴席,只有两份盖着钢印的结婚证,和办事员公式化的祝福。我们相识于童蒙时期,在兴趣班的书法课上,她的赵体端庄圆润,我的瘦金体峭拔锋利,两种截然不同的笔迹却常常并列展示。那时的宣纸上,墨迹未干的诗句是我们最初的对话。后来她选择了法学,我投身文学,却始终保持着每周共习书法的习惯。那些临摹碑帖的午后,笔锋转折间藏着我们未说出口的默契。

婚后,我们把两个人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一起,案头并排放着两方砚台。身为法官的妻子说:"判词要如赵体般圆融通达,而文学不妨似瘦金般风骨嶙峋。"于是我的书架上,法学典籍与文学理论比邻而居,就像我们的生命轨迹,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梅雨时节,我们翻动书页的声响交织,砚台里的墨香氤氲在潮湿的空气里。

二十九岁,站在学术生涯的隘口。梅雨连绵,案头摊开的古籍微微返潮,砚台里的墨汁也比平日更难研磨。那些皓首穷经的考据,那些字斟句酌的论文,终究只是试图在时光的泥沼中打下几根脆弱的木桩。而母亲教给我的,是在学术的精确与生命的混沌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许愿时刻,雨水正顺着窗棂蜿蜒而下。二十九年的光阴教会我:最珍贵的承诺往往不需要誓言来装点,就像最好的书法,看似随意却暗藏章法。母亲用半生诠释了思想的重量,妻子用她的法槌教我理解规则的维度。

梅雨还在继续,但我知道,有些东西比阳光更恒久。比如母亲书桌上那盏永远亮着的台灯,比如妻子法袍袖口不经意沾上的墨渍,比如我们之间,那些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累积的、一笔一画写就的懂得与默契。在这潮湿的六月,我数着雨滴,也数着生命中的这些恒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雾雨小镇狼人村

GMT+8, 2025-8-3 07:14 , Processed in 0.0383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