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最后的轻语 于 2024-12-12 11:14 编辑
坏人魔秀才操控好人独眼龙意识杀其他好人这段剧情,其实还有一个微妙的要点。
为什么独眼龙这种意志坚强的人,竟然会失去自由意志被人操纵呢?
剧里有两个人解释了,一个是三贤门的天琴先生,一个是十二道人之首的日月老圣,两者讲得大差不差,无非是日月老圣讲得更专业更细致。
意思就是“独眼龙虽然惯战沙场,意志坚定,但当他为了救金太极闯地狱窗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看到金太极的白骨,极度悲伤,才被魔秀才趁机操控了意识”
用现在的话说,情绪极度崩溃之下,人非常脆弱,心理毫无防范。犹如砧板上的鱼肉。
这个“意志坚定的人在极度悲痛下会失去防卫能力”的设定,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竟然能发现——原来意识是有缝隙的。
竟然能发现,原来意识并不是连贯的,而是一粒一粒的,一闪念一闪念的。
那意识流,所谓的意识的流动岂非根本就不“流动”嘛哈哈。
这就是最近看霹雳的古早剧,看到魔秀才,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概念。意识是有缝隙的。
所以如果庖丁解牛解的是物质的骨节,那也许真正的刀意,可以解人的意识的骨节。
真正的意志力强度,恰恰反应在人情绪崩溃之时,人最脆弱的时候。
奥对了,从这个结论其实可以看出素还真的仁慈,或者说心软,或者他最“好”最了解他的道友一线生说的“别人都说你素还真智慧无双,我却觉得你真是天下第一笨人”,或者直接用现在的话骂一下“傻逼”。因为素还真每次被逼杀到绝境,被冤枉被辱骂被误解,开始崩溃,开始散发,开始满身血污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让别人逃命然后自己准备自爆,绝不会连累任何一个朋友。然而就因为素还真傻逼,所以才有许多人甘愿为他牺牲,才让人觉得素还真奸诈“死道友不死贫道”。问题是,尽管素还真会“一人三化”,但也如一页书所说,确实违背退隐誓言被天雷击顶一次,被织梦师关在过去一次,两次都是真死了,一人三化确实两个分身都没了只剩一个本体了。此后的每一次本体死亡都是真死了,复活也是真费尽周折复活。最近一次连记忆都没了,成为了“别人”又费尽周折才找回记忆复活。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嘛?这分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牺牲自己不连累任何朋友。哎,太傻了,哎,苦境太苦了。
不过,又突然想到,素还真之所以这么苦,就是因为总是说谎哈哈。霹雳取名都是很有意味,秦假仙和素还真,一假一真,一贱一贵,两个极端。秦假仙做人很真,有什么说什么。素还真说话做事对付坏人总是讲谋略城府很深,旁人看来就假的很。你说这旁人不误会你谁误会你?
素还真的妹妹素云流对素还真这个脾气就太了解了哈哈,《霹雳至尊》里“素云流想素还真是绝不会说了,便不多问。她知道素还真不想说的事,如果硬逼他说,他就会编出一套说词把人唬得头昏脑胀,蒙混过去,既然听不到真话,那就死心,不必逼问他了,免得多听废话。”素云流这个评价让人不禁觉得好笑。就像看到出去玩了一天晚上回来吃饭一身泥然后满脑子在想编一下自己怎么不小心搞得一身泥的故事的玩劣孩子。
突然好想把《霹雳至尊》的下一步《霹雳剑魂》的前言附过来。这是我从始至终看霹雳十几年最喜欢的一段前言,值得永远铭记。
《霹雳至尊》小说版的最后结局,枭雄末路的欧阳上智被截断四肢,流放死刑岛。 素还真与欧阳上智斗争之惨烈,一路演来,叫人心惊胆颤。如果说还没有结束,真不知还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它硬是还有后续。也不由得让人感叹:只有素还真这种智谋,才对得上欧阳上智这种权术!两人的心机与手段,确实是棋逢对手,难分轩轾。 这后续就在《霹雳剑魂》里。 《霹雳剑魂》与《霹雳至尊》中间,夹了一档较不被注意的戏《霹雳孔雀令》。 《霹雳孔雀令》里,有很多与后续无关的剧情,是可以被忽略的。但是其中有些重要的内容却紧扣着《霹雳剑魂》,像“活杀留声”这路武功的来历、素还真在《霹雳至尊》里缺残的左手与右眼、及谈无欲身上的紫虹宝剑之伤被治愈的过程。 由于小说的写法是尽量让每一部成为独立的作品,因此,这些《霹雳至尊》里留下的戏路,均可以略过不提,让素还真与谈无欲以完整的样貌出场。但是,细致的解谜及伏笔就不免被牺牲了。 几经考虑,还是决定扯入《霹雳孔雀令》的内容。只是扯入的部分很少,绝大部分的剧情仍都被省略了,并且作了些顺序上的修改,以保证小说架构的完整性。《霹雳孔雀令》是较不被注意的一档戏,其中却有不少内容与霹雳后来的系列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怀旧的读者可以看录影带,以了解其中的差异。 在斗智的内容里,笔者的眼光时常会不由自主地放在边缘的角色,像“至尊”里的金羽兰,或是“剑魂”里的冷剑白狐。他们处于风暴的中心,也被强者的斗争所牵引摆布,不由自主,最后只能无声无息地消失。 以笔者个人的感情而言,并不欣赏冷剑白狐的个性。但是他的处境之郁结难伸,恨爱混沌,笔者能体会。他代表一种无奈的处境,而无奈,正是人一生都在学习的适应。后期的霹雳世界里又出现了一个最强的剑客, 但他一身绝顶的武功也不能解除他的无奈立场,他看起来形象是那么地宏大,却在某方面而言,卑微得可怜。他就是傲笑红尘。
强者如傲笑红尘,弱者如金羽兰、风雨残生,他们都像大多数的人一样,被现实左右;主导现实的人物永远是少数,看着他们心机算计,翻云覆雨,以戏剧的角度来看是很精彩,但是斗争必定是丑陋的,这种斗争,会产生的影响及伤害,是笔者想要刻划的内涵。
做为一个反派,欧阳上智是较为写实的一个。他没有灯蝶的奇幻遭历,也不像后来的潇湘子、玉天玑这些被过度美化而不像反派的反派。欧阳上智是“坏人”,这一点也是笔者绝对要陈述清楚的内容。他的智谋吸引人、处境令人同情,这些都不能为他的邪恶漂白。反派可以被理解,但是不能被原谅,甚至被崇拜。
他的聪明是用在伤害他人以完成自己的私欲上,欧阳上智所谓的“统一武林以带来和平”,不过是一种口号,他如果真心想执行它,就不会一开始便决定排挤素还真。“妒贤”正是最容易曝露私心的做法。而他往后一连串让亲子女牺牲、让手下生活在恐惧中的统御术,更是反派的明显特征。
这些丑陋的特征,很容易被眩目的智谋所掩盖,而令人产生对欧阳上智之流的与赞赏,事实上,欧阳上智的智慧并不高。
举例言之,素还真也曾惨败于欧阳上智,但是素还真失败之后,口口声声说的是:“跟欧阳上智比起来,我素还真有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你可以说他虚伪假装,但是换个角度理解,素还真如果是真心地这样想呢?那就表示他仔细地沉思过失败的关键。了解敌人的长处,才会赞美敌人,这就是智慧的表现。
而欧阳上智失败之后,他说过一句佩服敌人的话吗?
没有,甚至他对帮助自己成功的人,也从没有稍高的评价。
这种心态,充分表现出他的自大以及不能体认别人优点的缺点,不会体认敌人的优点,又怎能知道敌人所能发挥的优势?而那正是敌人取胜于他的关键。
欧阳上智被素还真与照世明灯巧妙的计谋所败,逃走之后,对叶小钗说:
“……也许我真正已走到人生的尽头,本来欧阳世家可以东山再起,我有自信让欧阳世家再度掌握武林局面,操纵生死大权,我有这种的能力,我有这种的能力……由于照世明灯罔顾道义,毁约背信,毫无骨气地出卖我,致使我功亏一篑。叶小钗,你知道我有多么不甘心吗?万一有一天,我真正要死在自己的双手,那我希望在阴曹地府,能够见到照世明灯!”
这番话令暗处的仇魂怨女叹气,叶小钗也为之低头。在战国时代,焉陵之战惨败的庞涓死前,那名著名的遗言是:“想不到今日竟成竖子(孙膑)之名!”对于孙膑的报复,庞涓没有一点内疚、没有一点反省,只有满腹的不甘心。英雄跟狗熊最大的不同,在于会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
欧阳上智的这段话,与庞涓遥遥呼应,表现出欧阳上智内涵不过如此。
真正的英雄人物,从失败中得到教训,从敌人之处学习,超越自己,以应付永远不间断挑战;而狗熊在失败之时,反省的都是敌人,总认为不是自己逊,是敌人不好、是敌人不应该如此幸运。
欧阳上智是个狡狯的枭雄,但是缺乏大方向,也没有人格素养可言,只能以小手段玩弄世人,而小手段是会被拆穿的,一旦拆穿,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能以诅咒敌人满足自己的自怜情绪。
当然不见得失败的就是狗熊,英雄也会失败、落魄。不同的是:英雄在失败时也不会失去他英雄的气度,李广利自刎时,并没有埋怨卫青运气好;李世民征高丽惨败,也只后悔着没有听魏征的话,这种胸襟何等广阔?何等高贵?狗熊永远不会有此心胸,只有满腹的怨毒。
这就是号称“智慧之君”的欧阳上智的真面目,一头纸老虎。
可叹的是:这些纸老虎胡搞瞎搞的结果,造成了多少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