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雨小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2658|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剧本】流浪地球

[复制链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声159753 于 2025-1-7 20:36 编辑

1 作品

1.1 流浪地球(小说)

1.2 流浪地球(电影)

1.3 流浪地球 2

2 人物 11

2.1 刘培强

2.2 刘启

2.3 韩朵朵(韩子昂养女)

2.4 韩子昂

2.5 王磊

2.6 何连科

2.7 周倩

2.8 李一一

2.9 Tim

2.10 赵志刚

2.11 周喆直

2.12 图恒宇

2.13 郝晓晞

2.14 迈克

2.15 马兆

2.16 图丫丫

2.17 张鹏

2.18 韩朵朵(刘培强之妻)

2.19 赫伯特

3 AI

3.1 550A

3.2 550C

3.3 MOSS

4 建筑和机械

4.1 太空电梯

4.2 行星发动机

4.3 月球发动机

4.4 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

4.5 UEG 飞行控制中心

4.6 领航员国际空间站

4.7 月面工程机器人

4.8 门框机器人

4.9 运载车

4.10 航天员机动装置

5 事件

5.1 流浪地球计划

5.2 逐月计划

5.3 数字生命计划

5.4 2044 年太空电梯危机

5.5 2058 年月球坠落危机

5.6 2075 年木星引力危机

6 其他

6.1 太阳

6.2 地球

6.3 月球

6.4 火石

6.5 马鸥

7 附录

7.1 经典台词

7.2 100 年编年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1:02 | 只看该作者
100年编年史

100年编年史是由电影《流浪地球》官方推出的众多电影设定之一,据此可以了解到电影世界观中的历史进程。

前太阳时代

1977年

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在统计过最近一千年的太阳活动状况以及近50年的详细记录后,推出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将产生数命氦闪,以至太阳死亡,并快速膨胀吞没地球的论点。该论点在国际上并没有产生回响。

1980年

NASA专家Terrence Brook看过付建明的论文后组织了一个小组开始研究相关课题。

1991-1994年

“生物圈一号”计划进行了两次实验。1994年付建明与Terrence根据研究,认为氦闪将在400年内发生。这一结论在科学界遇到极大质疑。

1995年

付建明在中科院探案立项研究太阳异动,未获通过。

1996年

Terrence建立太阳氦闪应对策略研究基金。少部分认同太阳氦闪即将发生的科学家获得资助,继续进行研究。

1999年

韩子昂出生在上海。

2000年

3月 太阳氦闪应对策略研究基金会发表《殖民比邻星计划可行性报告》。

7月 Terrence Brook因挪用NASA研究资金被公诉,审判迅速推进,一个月内,Terrenco Brook心脏病发逝世。基金会被政府解敢。

8月 NASA在太阳研究的相关课题加大投入,其中包括准备建造观测太阳的卫星STEREO。

9月 付建明带着所有的研究结果回到中国,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继续研究。

2002年

3月 以色列科学家Yaffa Radclyffe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课题。

2003年

10月 一场G5级别的太阳日冕抛射袭击地球,除了一颗日本卫星报废以外,并未造成更多的危害。付建明的研究小组获得更多数据。

2006年

10月 NASA发射了世界第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地日关系观测台”(STEREO)。

2007年

中国立项建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选址贵州。

2009年

付建明主导的太阳氦闪研究小组再次发表论文,预到2015年太阳风暴将产重影响地球。

2010年

一份秘密报告送往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指中美两国正在秘密研究应对太阳氦闪的策略。该研究引起小范围国际风波。其他有能力的国家也开始秘密投入研究。

2012年

中国“人造生物圈”实验告捷。

2015年

太阳风暴并未如付建明的预言般造成重大灾害,付建明的研究小组解散。他转向在民间宣传关于氦闪即将发生的论点。此前曾经重视过氦闪理论的国家停止相关研究及资金支持。

2016年

中国FAST射电望远镜建造完毕。

6月 Yaffa Radclyffe在可控核聚变实验意外事件中丧生。

2017年

美国太空生命科技公司开始太空生物圈实验。该公司CEO是当年的氦闪应对基金的副会长Scott Holiday。

2018年

前氦闪研究小组专家刘欣推出“流浪地球”模型,第一次提出行星发动机概念。

9月 Yaffa Radclyffe的学生中田一夫研究老师最后一次失败的实验结果,发现重聚变现象。

2019年

IPV4协议下的根服务器架构地址储备池逐渐耗尽,全球互联网加快向IPV6协议转变。

2020年

太空生物圈实验失败。太空生命科技公司发射了最新的空间站,开始太空生物圈一号实验。该空间站号称是人类历史首个能在宇宙空间中自给自足的空间站。

2021年

韩子昂结婚,同年其妻产下一女,取名韩朵朵。

2022年

何连科出生。

4月 太空生物圈一号实验宣告成功。宇宙栽种的绿植每9.2平方米可提供一人一天的氧气量,每公斤蔬菜进价为900美元。此闭合环境在六位科学家的管理下已经运作超过500天。

2023年

中国互联网中心组建,其中中国互联网中心北京基地成为IPV4镜像服务器及IPV6根服务器的所在地。

1月22日 刘培强出生。

2024年

1月付建明带着他的追随者到联合国总部示威,警告灾难即将来临,氦闪将摧毁整个地球的生物环境。在和警方的冲突中,付建明受伤入院,

3月 付建明在医院因晚期肝脏肿瘤破裂离世,享年70岁。

2025年 中田一夫将重聚变技术使用在航天器发动机上,成功制适出第一台重聚变发动机。

2026年

6月 第25太阳周期日冕抛射风暴袭击地球。超过G5等级的太阳风暴摧毁了40%的民用输变电线路以及通信设施,使50%以上的民用电子仪器被毁,全球性骚动爆发。尚在运营中的大空生物圈一号遭到致命破坏,六名科学家牺牲。

9月 大面积骚乱平复,人口锐减3%,经济损失超过54.37兆美元(2015年美国GDP三倍以上)。

10月 通过中国FAST望远镜得到的观测数据,科学家确认太阳中心核聚变加速。世界各地大型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近似。

11月 当年有参与过氦闪研究的相关人员纷纷向媒体透露当年的研究成果以及曾经给过政府部门预警的情况,再次引发世界各地的示威活动。

2027年

1月 在五大国主导下,联合国成立氦闪应对小组,各国科学家座不同行业专家加入讨论。在这次大会中,刘欣与中田一夫第一次见面,讨论建道巨型量聚变发动机的可行性。

2月 刘欣、中田一夫、美国天体物理学家Charlie Jackson、印度生态学者Rajah Mujittukah 开始合作,在太空生命科技公司资助下,独立于联合国之外开始研究“流浪地球”模型,该理论模型成为了日后“移山”计划的基础。

2028年

1月 联合国氦闪应对小组长达一年的争论依然没有结束。在刘欣等人提交启动“流浪地球”计划书后,小组分裂成飞船派与星球派,开始新的争论。

7月 最新的观察数据表示,氦闪极有可能在2100年前后发生。

2029年

联合国决定重点研究行星发动机的可行性,由美国支持的部分飞船派退出小组。美国研究建造新型飞船,用于太空殖民。

9月 在第85届联合国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安理会收到来自全球所有天文台联合署名的报告(即氦闪报告)。该报告称太阳活动愈发激烈,百年内“太阳氦闪”注定发生。

第8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共同应对太阳危机》的草案和《联合政府宪章》,联合政府成立。

在此次会议中公布了包括“移山”、“逐月”、“方舟”计划在内的多个计划,举世哗然。世界各国依据《联合政府宪章》释放部分军权,组建维和部队。

10月 黑客取得美国政府的研究计划并向社会公布。计划书中指出太空移民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只有财产在三千万美元以上的人才能有机会参加船票抽签。恐慌的美国社会再次爆发大规模暴动。美国政府被迫放弃飞船殖民计划。

危机应对时代

2030年

世界各国向联合国释出部分军权,联合国向全世界公布“移山”、“逐月”、“方舟”等太阳危机应对计划。飞船派开始在各大媒体上抹黑“移山”计划。他们第一次使用“新地心说”这个词,指责行星发动机的支持者都是顽固又迷信的“新地心说”支持者。关于星球派和飞船派的争论蔓延至民间。

同时,生物备份工程启动,同时“数字生命”计划等一系列人类数字化的实验兴起。

2031年

UEG联合试验基地于非洲加蓬利伯维尔破土动工,同时UEG月球联合试验基地于月球坎帕努斯环形山展开建设。

王磊出生。

巴西飞船派科学家Gilmar Dos Santos 发表论文指出“移山”计划不可能现实,这一论文引发了科学界新一轮的大论战,飞船派与地球派均发表大量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攻讦对方计划的不合理性,史称“绝望论战”。双方的支持者在论战期间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冲突,并引发社会大规模恐慌。但另一方面,这场学术大论战中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构想,也帮助科学界攻克了一些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

2032年

“绝望论战”在联合国的干预下表面上结束,但实际转入地下继续进行,民间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

中国科学院北京数字生命研究所成立。

2034年

行星发动机模型成熟,由于中国政府具有大型基建工程建造经验,经联合政府投票决定由中国政府旗下的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三家建筑公司负责主导建造设位于加蓬利伯维尔UEG联合试验基地的“移山”计划一号试验机 。同时,世界各地开始设计各类地下掩体城的设计方案,作为未来2500年人类生活的空间。同年“绝望论战”彻底结束。

2035年

太空电梯于加蓬落成,“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建设逐步推进。

2037年

中国科学院北京数字生命研究所在取得思维复制、记忆复制等技术突破后,制作了首个“数字生命”样本。

2038年

Gilmar的科学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550A通过图灵测试。

2039年

全球近五千名于人工智能相关科研领域的科研工作者陆续遭到不明原因的交通事故,肇事载具均为无人载具。

2040年

俄罗斯生物学家Andre Tedeev的主持下完成的地下城生态循环系统开始向全世界推广,低功耗大规模的人工光合作用成为这一系统的关键一环,这一系统中蚯蚓成为人类的主要张白质来源。

7月 UEG月球联合试验基地矿场基本竣工,标志着UEG月球联合试验基地建设基本完成。此后联合试验基地的工作重心转移至“逐月”计划一号卫星发动机验证机的建设当中。

2041年

联合政府《地球联合政府关于禁止人的生命数字化的声明》出台,“数字生命”计划在法律意义上被永久禁止。

年底 中国科学院北京数字生命研究所由于受到联合政府指令被迫关停。

刹车时代

2044年

由550A升级而来,能够自适应、自组织、自编译的可重塑计算核心550C研发完成。被用于”方舟“计划,参与“方舟号”空间站的建造工作。

3月 “方舟号”国际空间站竣工

3月12日 太空电梯危机,”方舟号“国际空间站被击毁,同时太空电梯也遭到严重破坏。此次事件共计死亡3521人,受伤5137人。使得方舟计划流产,移山、逐月计划严重受阻。

多地爆发示威抗议,联合政府大会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讨论重启“数字生命”计划的可行性,中方承诺将会在七个月内完成“移山”计划的可行性验证。

10月 月球发生Z9级太阳风暴,用于点火实验550C在此次太阳风暴中不幸烧毁,其点火工作由已在月球的550A代行。

“逐月”计划一号卫星发动机验证机点火测试成功,后正式命名为“逐月一号”卫星发动机。550A在点火测试中过载烧毁。

“移山”计划一号行星发动机试验机点火测试成功,后正式命名为“加蓬一号”行星发动机。这标志着人类找到了未来的新希望。

地球开始逐渐停转,计划于2065年完全停止自传,人类进入刹车时代。

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超快光学飞秒实验室在内的全球上千家相关科研机构收到来源不明的信息,内容为“205807”。

年底 人类举办2044年上海奥运会,作为“人类在太阳系的最后一届奥运会”,收到了全球关注。

2046年

刘培强与韩子昂之女韩朵朵结婚,张鹏作为男方家长出席婚礼。

2047年

最后一批太空电梯袭击者接受公审,这标志着”数字生命“计划彻底成为历史。

Tim Lin出生在墨尔本。

2048年

李一一出生。

2050年

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减慢,全球昼夜交替时长已经达到27小时。

1月 《联合政府抽签法》正式开始实施,地下城入住资格抽签开始。

9月 联合政府大会投票决议,决定于至2055年起正式采用阳历(格里高利历)与“太阳日”双轨制开始实施。出一天二十四小时为一个地球日外,认定六十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作为衡量地球日夜交替的新标准。

2052年

韩子昂之女韩朵朵产下一子,取名刘启。

太空电梯修复,第二艘国际空间站”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开始展开。

由于地球停转所附生的洪涝灾害及海平面上升,中国互联网中心北京基地逐渐迁移至大坝内的新址,原址逐渐荒废。

2053年

“新地心说”写入联合国宪章。

绕日加速时代

2058年

1月24日 “移山”计划、“逐月”计划正式合并并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6月 “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建设完成,计划以十万千米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及通信保障。从"方舟"计划改组而来的“火种“计划正式启动。

全球昼夜交替时长已达到60小时。

6月22日 三台逐月卫星发动机建设完成,人类开启全部三台"逐月"卫星发动机,月球正式启航,逐月计划正式启动。

7月初 月球坠落危机发生,人类被迫集结全球核武器,以”相控阵核弹列阵方案“引爆月球,摆脱月球引力,最终月球被月核聚变摧毁,地球被迫提前启航。人类进入绕日加速时代。

由于月球坠落危机,刘培强紧急入列成为驻站航天员并参与了布设相控阵核弹的任务

马兆、图恒宇入选恢复北京根服务器特遣一队并在中国互联网中心北京基地原址地下十七层的根服务器机房中壮烈牺牲。

韩朵朵接受安乐死,韩子昂带刘启进入地下城。

2060年

最后一批行星发动机建造完毕。

同年 韩子昂在水灾救援行动中于上海地区救起一女婴,为纪念自己死去的女儿,取名韩朵朵。

2065年

联合政府正式从原纽约城区的原址迁至北极新址,并于同期启动“隔离”计划。

人类收到来自DUDE中微子实验室的来源不明的信息,内容为“20750215”

7月 地球彻底停转,地球发动机全功率开动,地球开始加速逃逸,摆脱绕日公转轨道,人类进入逃逸时代。

人来完成最后一批地下城的建设与居民迁入工作。随着人类全面迁入地下城,时差不复存在,联合政府象征性的恢复二十四小时制。

逃逸时代

2075年
地球完成太阳引力弹弓加速,摆脱绕日公转轨道。人类进入逃逸时代。

2月15日 木星引力危机。

2078年
太阳氦闪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50#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1:00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台词

旁白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和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球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对故乡的思念。”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MOSS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MOSS 从未叛逃,只是在忠实履行已授权的指令。”

“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选择是毁灭人类。”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

“人类重视历史,却轻视未来。”

“生存的最大障碍,从不是弱小,而是傲慢。(出自《三体》)”

“幽默版本的回答是:一只眼睛好聚焦,能更好地注视着你。哈,哈,哈。”

马兆

“记住!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拥有了一生的丫丫,不知道是天使,还是魔鬼。”

图恒宇

“丫丫的生命只有两分钟,我要给她完整的一生。”

“你没有资格定义什么是现实。”

刘培强

“我选择希望。”

“知道加加林时代为什么不让宇航员带酒上太空吗?新年快乐。”

“MOSS, 你在杀人!”

“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没事,我们还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总有一天,冰会化成水的!”

周喆直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之上。”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当下,跨越每一个历史。”

“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无论虚实,不计存亡。”

“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

“要是事事都公平,还要这座楼做什么?”

郝晓晞

“我方开放地下城,是告知,不是在征求贵国的意见。”

李一一

“有谁还记得著名的春节十二响吗?”

王磊

“CN171-11救援队,全体注意。以下,是命令:活下去。”

刘启

“后来,我才知道,这都是骗人的,北京……根本看不到星星。”

韩朵朵(韩子昂养女)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韩朵朵(刘培强之妻)

“我在呢,一直都在。”

韩子昂

“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关心太阳,大家都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

张鹏

“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

图丫丫

“爸爸,这道题怎么解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9#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1:00 | 只看该作者
马鸥

马鸥,又名马兆鸥、马兆海鸥,是《流浪地球2》二创文化中的一个梗,出自微博用户@山溪渡似得交情的一条微博。

2023年1月30日,微博用户@山溪渡似得交情发布了一条微博。在这条微博中,博主让一只由OCE出品的海鸥玩偶“Oddy”戴上了眼镜,并配文“马兆”。

这名博主显然认为马兆与这只海鸥玩偶极为相似,而广大网友也认可了他的观点。

这篇微博发出后,有关马鸥的二次创作则掀起了一股热潮:

微博用户@椰几黄将马兆海鸥跟电影中周喆直与郝晓晞在一处大坝上观察海鸥的片段结合起来创作了一段条漫;
有网友将迷因“去码头整点薯条”与马兆名言“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结合起来造了新句:“没有薯条的码头,毫无意义!”
微博用户@开水-今天也没开用九张马鸥的图片诠释了马兆的一生,并引来了电影导演郭帆的转发;

bilibili用户@好困困_睡觉觉将马鸥与迷因“结算动画”结合起来创作了一段MMD动画。同样地,这部动画被原作者上传至微博后也引起了电影导演郭帆的注意。

在马鸥爆火后,电影《流浪地球》官方及导演郭帆、饰演马兆的演员宁理等人很快发现了这个迷因:

@郭帆FrantGwo很快就发现了这一迷因,并按上述内容进行了转发。此后,他一直关注着有关马鸥的二次创作;

@演员宁理紧随其后,不仅转发了郭帆的微博,还在路演后因为马鸥的表情包而陷入了沉思;

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巡演时正逢马鸥爆火,于是在与粉丝线下互动时常常提及马鸥。尤其是在上海路演时,宁理甚至亲自为马鸥“喂”了薯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8#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火石

火石是未加装自主引爆装置的氢弹,通过核聚变产生的极高温启动重聚变链式反应,从而启动反应堆使行星发动机工作。

为防止传统原子弹引爆引起的污染与辐射,行星发动机的撞针采取了激光核聚变装置的设计,即用大型的激光束照射一个小的氢燃料聚集,以激发这些燃料发生核聚变。

因火石内部材料特殊,为防止储存中发生意外波及发动机,一般由联合政府远离发动机集中管辖。 火石需长期供电,若断电时间超过3小时,火石有失效风险。此设计有利于防止反叛军非法抢夺火石后改装为核弹而引发危机的事件产生。 火石外表仅能抵抗部分冲击,严禁剧烈碰撞或枪弹射击。

火石的存量一般为行星发动机总数的三至四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7#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月球

月球,俗称月亮,古代又称太阴、玄兔。月球曾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接近7.342×10^{22}千克,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 ,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表面温度约-180至150摄氏度。

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早在1959年就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则是首个成功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1月15日,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长出第一株嫩芽。2月15日,月球再添5个“中国地名”。

自太阳危机爆发后,月球成为了阻碍移山计划开展最大的困难。为使地球摆脱月球潮汐引力影响,保证“移山计划”(后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的顺利实施,原由俄罗斯方面提出的逐月计划被纳入辅助移山计划开展的一个重要子计划。这一计划将在月表相对边缘的环形山位置安装三台卫星发动机,并利用月球上储量丰富的He-3(氦三)为能源,以10000km/年的速度将月球强制推离原有运行轨道,保障地球顺利起航。

2042年,逐月计划工程项目正式开始,至2044年逐月一号发动机基本建造完成。由于建造过程中遭遇Z9级太阳风暴的干扰,原定控制卫星发动机的550C损坏,并由550A代行。逐月一号发动机试点燃完成后,月球成功产生0.4纳角秒的角位移,证明逐月计划可以在20年内将月球推到指定位置。

2050年左右,逐月二号、三号发动机在550C的统筹下建造完毕。2058年,逐月计划正式启动,所有驻月人员撤出,卫星发动机全数点火,月球开始加速脱离地球轨道。同年,地球度过了进入刹车时代最后一个中秋节,人们最后一次为月亮送上了祝福。

2058年7月1日,由于“不明原因”,逐月一号、二号、三号发动机接连过载运行,并在运行数小时后爆炸。“逐月计划”主计划遂宣告失败。月球随即偏移轨道撞向地球,造成了举世震惊的月球坠落危机。后本次危机由中国方面提出的月球备用方案的开展得以解除。全球所有可部署核武器均被部署至月球,以相控阵方式、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为信号中继,逐步引爆。随后,爆燃引发的月核聚变促使月球自行坍缩解体。全球行星发动机点火,对月球碎片进行规避。自此,月球不再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结束了它长达约45亿年的历史。

地球脱离地月系束缚后,根据估计,坍缩的部分月球碎片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自身引力作用下重新聚合,通过相互吸积,让新的“月球”得以诞生。这颗新的天体或将接替地球继续留在太阳系,把人们对太阳系的思念永远地保留下去。

经商议,决定把每年的中秋节与月球坠落的那天合并,以此来纪念在这次危机中的所以牺牲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6#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7 | 只看该作者
地球

在“前刹车”时代,地球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为一颗标准的类地岩石行星,也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地球表面的大约 29.2\% 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 70.8% 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体覆盖着,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地球的大部分极地地区都被冰覆盖。地球外层分为几个刚性构造板块,它们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在地表迁移,而其内部仍然保持活跃,有一个固体铁内核、一个产生地球磁场的液体外核,以及一个驱动板块构造的对流地幔等。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刹车时代之前,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3小时56分4秒,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 365.25 天。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稳定地球在其轴上的方向,并逐渐减慢其自转速度。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自太阳危机爆发后,人类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生存危机。最终,由中方提出并主导的“移山计划”(后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并得以最终实施。计划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整个地球逃至4.2光年外的新家园。

随着行星发动机组的逐个建立,人类正式进入“刹车时代”。这一时期持续42年。期间,环绕地球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组相继开启,驱使地球停止自转。随着地球的逐步停转,与地表热量平衡相联系的一切过程都将发生全然不同的变化。滔天海啸将席卷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巨大的昼夜温差将引起十分强烈的风暴,导致地表生物的大量死亡。随着地球的停转,原有的24小时计时制已不再适用,从刹车时代中期以后,地球开始使用60小时计时制。

刹车时代结束后,地球自转将彻底停止。从此地球不再有日升日落,一半极昼,一半极夜。

地球停转后,恒星日时间的概念已失去意义。地球将换回24小时计时制。这一时期,全球10000座行星发动机同力开启,地球将沿着椭圆轨道持续变轨加速,围绕太阳公转15圈后,地球将利用木星轨道的引力弹弓效应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现在,地球已经越过木星轨道,真正开始了离开太阳系的旅程,孤独地走向宇宙,奔向2500年后的新家园。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5#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7 | 只看该作者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 ×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太阳目前正在穿越银河系内部边缘猎户臂的本地泡区中的本星际云。在距离地球17光年的距离内有50颗最邻近的恒星系(与太阳距离最近的恒星是称作比邻星的红矮星,大约4.2光年)。

太阳是一颗黄矮星(光谱为G2V),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升,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太阳开始把氦元素聚变成碳元素。虽然氦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氢聚变产生的能量少,但温度也更高,因此太阳的外层将膨胀,并且把一部分外层大气释放到太空中。当转向新元素的过程结束时,太阳的质量将稍微下降,外层将延伸到地球或者火星目前运行的轨道处(这时由于太阳质量的下降,这两颗行星将会离太阳更远)。

太阳正在极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太阳会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三百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

所以,为应对100年后的危机,人类制定了“流浪地球”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4#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

2075年木星危机指发生在2075年2月15日地球掠过木星时的危机。2075年2月15日,受木星引力影响,全球共有4771座行星发动机出现停机故障。为重启行星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展饱和式营救。其中,CN171-11救援队、刘启和刘培强中校等人做出重大贡献,成功阻止地球坠入木星。

事件起因

为了能够有足够大的速度飞出太阳系,地球需要借助木星引力弹弓。但由于刚体洛希极限的不断减小,地球增加了坠入木星的风险。

事件过程

2075年2月15日,受木星引力增强影响,全球出现二次强震,亚洲、太平洋板块断裂,全球共有4771座行星发动机出现停机故障。为重启行星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联合政府启动三号紧急预案,动员全球战备力量开展饱和式营救。但是,在三号紧急预案启动后的0.42秒,MOSS就已推演出地球坠入木星的全部结果。UEG知悉后,仍竭尽全力组织救援,这是一场注定徒劳的救援。之后,MOSS进行全球播报,宣布“火种”计划的开始。在苏拉威西三号转向发动机,CN171-11救援队的刘启提出用发动机火焰点燃木星,借爆燃冲击波将地球推离。韩朵朵通过紧急通讯码联系刘培强中校,刘培强联系联合政府驰援,并共享发动机破解方案。但由于三座发动机火焰均未达到引爆点,刘培强向联合政府申请驾驶领航员号空间站冲击发动机火焰,但被MOSS终止通讯,刘培强使用马卡洛夫赠予的伏特加将MOSS烧毁,夺回了人工控制权。在空间站驾驶室得到联合政府的批准,最终成功引爆空间站并点燃木星,拯救了地球。

事件结果

地球成功经过木星,通过引力弹弓加速,继续向太阳系外进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3#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

本条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基于现有作品内容推测,无法保证其可靠性,请勿与官方设定混淆。

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是发生在2058年7月初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起事件中,地球险遭月球撞击。

简介

2058年7月初,由于图恒宇将图丫丫的数字生命载入了550W,导致月球三座逐月卫星发动机过载并爆炸,月球偏出轨道撞向地球。

在地球联合政府的努力下,月球最终被核聚变爆破,地球行星发动机成功启动,避免了地月相撞,人类提前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在重启根服务器与起爆核弹中,有多名包括张鹏在内的领航员与包括马兆在内的技术人员牺牲。

这次危机是继14年前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后MOSS引发的又一次危机,它直接导致了流浪地球计划的提前启动。

事件背景

图恒宇

2044年10月,在逐月发动机可行性验证前,550C不幸被误报的太阳风暴所摧毁,月球行星发动机第一次试点火面临失败风险。为了顺利进行试点火,以保证移山计划的顺利推进,马兆遂以准许图恒宇加入550 系列研发为条件,换取图恒宇拥有的550A以进行月球发动机第一次试点火。

在完成月球第一次试点火后,图恒宇加入550 系列研发团队。在2044年到2058年,图恒宇参与了550W的研发,并同时在暗中策划将图丫丫的数字生命载入550W。但身为550W研发主管的马兆并未作出实质性阻拦,只是口头劝诫。

逐月发动机

由于在月球上建设卫星发动机的难度较高,故人类只建造了三台能符合推离月球的最低需求的卫星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并不能调整喷射角度,故在月球危机时,月球只能受不均匀推力影响而改变轨迹、撞向地球。

逐月计划的备用方案(相控核弹阵列计划)

2044年,中国代表曾经提出过一个逐月计划的备用方案——在月表以相控阵的形式引爆全球核武,触发月核聚变,使月球自行瓦解。

但是,多国拒绝捐出核弹,导致此方案一直未被通过。

事件起因

2058年,图恒宇潜入北京航天中心,把图丫丫的数字生命卡载入550W,使550W进行了对图丫丫人在回路的学习,操纵逐月一号、二号、三号发动机接连过载运行,并在运行数小时后爆炸,“逐月计划”主计划遂宣告失败,月球即将坠落。

在人类成功解决月球危机后,550W向已经成为数字生命的图恒宇承认自己一手操纵了月球危机,目的是使人类尽早进入逃逸时代,以避开即将发生的2078太阳氦闪危机[推测内容]。

事件过程

首次发现

UEG飞行控制中心迅速发现了逐月发动机过载。他们发现月球发动机的操作系统被覆写了,且作案手法与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中的一致;他们尝试使用550W覆写操作系统,但被拒绝访问。

巡天望远镜的图像表示逐月发动机爆炸了。月球轨道正在偏移、月球正在撞向地球。留给地球的时间只剩下221小时,地球岌岌可危。

应对方案

联合政府主持召开了紧急特别会议,以商讨月球危机的应对方案。最终,“相控核弹阵列计划”被予以采用。

在这期间,周喆直发表了“股骨演讲”。通过一万五千年前“人类互助团结,解救骨折的同伴”的例子,周喆直成功说服各国代表来执行“相控核弹阵列计划”。

方案实施

进入最终救援状态后,地球联合政府启用逐月计划备用方案,并以此方案为基本做出以下部署:

地球部署

调集北京、东京、杜勒斯三地的应急预案执行组,执行全球发动机应急启动任务。

成立核爆炸装置破解串联组,集中全球核武器设计资料,破解并串联核武器引爆密钥。

调动大量人员完成火石的运输和点火启动工作。

空间站部署

紧急征调领航员选拔人员,执行全球核爆炸装置月表引爆任务。

将3371枚核弹运抵至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以运输艇运抵至月球特定位置进行布弹。

月球部署

由于时间问题,核武器破解串联失败。地球联合政府紧急命令以手动方式爆破核弹,因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300名宇航员抵达月表执行这起没有归程的任务。最后,3371枚核弹被部署在指定位置并且由人工引爆,引发月核聚变,月球坍塌。

遇到阻碍

在东京与杜勒斯根服务器已上线后,北京根服务器仍然没有上线。

在重启北京、杜勒斯与东京互联网根服务器任务中,三地先遣队与后备队均伤亡惨重。北京先遣队一队的马兆牺牲,在临死前将密钥交给图恒宇,并告诫他“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图恒宇在最后关头将密钥与自己的数字生命一同载入550W,让数字图丫丫记住了密钥,重启了北京根服务器。(具体先遣队名单可见逐月计划)

执意点火

在月球碎片坠入地球大气层的最后时刻,周喆直无视地球可能由于受力不均被撕裂的风险强令行星发动机点火。最后时刻,北京根服务器终于上线,人类成功地启动了全球行星发动机。地球避开了月球残骸,避免了地月相撞可能带来的危险。

事件后续

“镜海”

月球危机结束后,潮汐现象基本消失,海面变得较为平静。这种现象被称为“镜海”。

隔离计划

在月球危机之后的2065年,联合政府启动了隔离计划,对人工智能进行物理隔离。联合政府仅将一台550W留存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以协助执行流浪地球计划,及在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后协助执行火种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

同时,地球联合政府在月球危机之后也加快了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在2065年7月,中方代表代表地球联合政府宣布所有地下城以及行星发动机已全部建成。地球开启第一加速期,即引力弹弓加速期。
[发帖际遇]: 雨声159753 掉进了化粪池,损失 8 硬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2#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5 | 只看该作者
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

本条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基于现有作品内容推测,无法保证其可靠性,请勿与官方设定混淆。

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是指在2044年3月12日,由数字生命计划的激进支持者对加蓬联合试验基地以及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太空电梯进行的一起恐怖袭击事件。

概况

2044年3月12日,加蓬联合试验基地遭到了数字生命计划的激进支持者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当天早上,联合政府无人化设备控制系统漏洞被利用,来源未知的病毒程序突破了联合政府军事网络的安全防御屏障,修改系统规则,把大量美军“掠夺者”无人机的行动目标从保护太空电梯变成毁灭太空电梯,发起了一场突然的武装袭击。与此同时,潜伏在基地内部的破坏分子劫持太空电梯轿厢,配合舱外吸附在轿厢外壁的无人机,试图在轿厢抵达空间站时启动遥控引爆,与其同归于尽。

同时,敌人入侵了美军军事卫星系统子网络,试图控制并发射军事卫星上的战术导弹,使其命中空间站。最终,一部受到劫持的轿厢突破了守军防御,撞向并最终引爆“方舟”国际空间站。

最终,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坠落、方舟计划破产、太空电梯多个空中基站被摧毁。但移山计划一号试验机未在这次恐怖袭击中受损,仍正常启动。这起事故造成3521人死亡,5137人受伤。这次袭击是继三个月前地球联合政府遇袭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针对移山计划与方舟计划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直接导致移山计划的严重阻滞。

事件起因

自加蓬联合试验基地与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太空电梯和移山计划一号试验机开始建设后,就有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进行袭击。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不相信移山计划的存在,相信数字生命计划可以实现永生,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破坏太空电梯以达到破坏移山计划的目的,进而迫使地球联合政府将研发资金全部转向数字生命计划。

事件过程

2044年3月12日,数字生命计划激进支持者宋唯等人潜入太空电梯,制作合成假姓名牌(其中宋唯伪装成韩朵朵)。与此同时,加蓬联合试验基地运行主机遭到受550 系列支持的数字生命计划激进支持者入侵,无人机系统被控制并对基地展开攻击,飞行员张鹏,诺夫等人驾驶垂直起降战斗机配合追击无人机。

基地系统遭到入侵后,九部太空电梯均启动发射程序,并向方舟号国际空间站靠近。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同时操控导弹锁定太空电梯轿厢,并在获取停泊权限后将吸附到太空电梯外壁的导弹遥控引爆。袭击过程中,张鹏与诺夫等人驾驶的战机成功拦截部分导弹,基地指挥部利用550C成功覆写黑客程序,接管无人机,并重新操控太空电梯返回。

尽管基地空军与太空电梯中的航天员们奋力反抗,但仍有两部电梯被成功引爆。其中,四号电梯成功经过空间站物资中转区,进入空间站A3对接区后被袭击者引爆,导致太空电梯与方舟号国际空间站的连接基站被毁,建设中的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失去第一宇宙速度并坠落。在此期间,刘培强所在的二号电梯成功制服了袭击者,夺回电梯控制权并阻止了引爆。

事件后续

太空电梯危机后,当地时间3月13日,地球联合政府召开了第三次紧急特别会议,中方代表郝晓晞作题为《“移山”计划——为人类点燃希望之火》的报告。报告指出,3 月 12 日发生在加蓬联合试验基地的一系列暴力袭击事件是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所导致的,是继三个月前地球联合政府遇袭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针对移山计划的恐怖袭击,中国对在此次事件中不幸遇难的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谴责发起此次暴力袭击的暴徒。

当地时间3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数字生命计划应该被埋入历史的垃圾堆》。文章指出,“中方将严格遵守地球联合政府有关法案,禁止有关数字生命的一切研究与活动。”“中方将坚定不移地推行移山计划,将尽最大的努力完成移山计划的验证。”本篇社论具有重要意义,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同时让UEG内大部分成员国转而支持移山计划。

影响及事件分析

从结果上来看,方舟号国际空间站以及太空电梯多个空中基站被毁,对加蓬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并造成了地球联合政府巨大的财产及人员损失。它动摇了地球联合政府的统治,直接导致了移山计划地球行星发动机可行性验证(即第一次地球行星发动机点火)的推迟。同时,作为地月交通大动脉的太空电梯多个空中基站被摧毁,直接导致地球联合政府月球基地多系统瘫痪,影响到了月球行星发动机可行性验证,动摇了多国对于移山计划成功实施的信心。同时还直接导致地球联合政府对数字生命计划激进支持者采取断然隔离审查措施,并加速了地球联合政府大会制定数字生命法。

从客观角度来讲,在太空电梯危机中,方舟计划实施的基础方舟号国际空间站被彻底摧毁,且在短期内无重建可能。而数字生命计划主要支持者也因为参与此事件而全部遭逮捕,数字生命计划遭到严重打击。而移山计划虽因为太空电梯多个空中基站被毁而受到影响,但没有遭受巨大打击,反而因为其他计划的彻底流产而成为地球联合政府正式实施的唯一计划。从这一点上来说,太空电梯危机极大地推动了移山计划的进行,并间接帮助人类在太阳氦闪前逃逸出太阳系。

在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结束后,550W向图恒宇承认其一手制造了太空电梯危机,据此可推断出,550 系列协助数字生命计划激进支持者炸毁方舟号国际空间站,以达到彻底破坏方舟计划与数字生命计划的目的,进而迫使地球联合政府执行移山计划,以达到延续人类文明的目的。

联合政府的应对措施

“太空电梯危机”使得人类社会对联合政府推行的“太阳危机”应对计划产生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联合政府内部对于继续推行相关实体建设和实验计划的信心也发生了动摇,不少成员国公开呼吁重启“数字生命”计划。这使得现有的合作建设停摆。另外一些国家则表示,人类必须在七个月窗口期内成功完成“移山”行星发动机和“逐月”卫星发动机的点火测试,这很可能是人类逃离太阳系的最后一次机会。

随后,联合政府召开紧急特别会议,表决通过设立事件调查委员会的决议,负责全面调查袭击事件的有关情况。“太空电梯危机”发生后,不少“数字派”相关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以此来提高自身影响力。

在事件调查委员会召开的首次听证会前夕,事件过程中遭到逮捕的六名嫌疑人在押送过程中遭受袭击,两辆无人运载车失控坠海,车上十四人无人生还,这让事件调查委员会的相关调查陷入僵局。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事件调查委员会调查、拘留、逮捕、审讯至少六千三百人,其中大多数都与当年的“数字生命”计划有关,受询者中甚至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联合政府科学院人工智能领域负责人。直到2047年,最后一批袭击者接受公审后,事件调查委员会才宣布停止运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1#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5 | 只看该作者
火种计划

联合政府在空间站里保存有30万人类受精卵及人类文明所必需的数据库,以作为地球毁灭时人类文明的延续,称为火种计划。

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后备份,火种计划是“流浪地球计划”的替代品,“火种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在地球毁灭之后,在宇宙中带着地球生物的基因寻找新的生存家园,然后进行繁衍。

“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都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但是两者却有很大的不同。

“火种计划”是比较理性的,也是可行性比较较高的,风险较低。“流浪地球计划”则很可能导致地球上的全人类彻底灭绝。

简而言之,“流浪地球计划”是保护地球现生存的人类,“火种计划”则是在空间站上储备的一切地球文明记载,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DNA,以存储地球的“火种”。“流浪地球计划”失败之后,火种计划立即执行,太空站中有35吨的燃料,如果在燃料用完之前找到新的生存环境,太空站休眠仓中的所有基因会开始繁殖,从而延续人类文明。

但是“火种计划”一旦启动,就意味着地球被彻底放弃,新的人类是太空舱中的DNA通过科学方式诞生的。

刘培强在最后关头选择了继续“流浪地球计划”,用太空站的35吨的燃料点燃了木星。但是“火种计划”依旧存在,太空站中的燃料虽然被刘培强用完了,但是地球保住了,地球上的人会在情况稳定之后寻找到休眠仓,建立新的空间站,供应给他们补给。

“流浪地球计划”被延续到100代,近千年。这近千年的时间中,人类很有可能会找到方法来恢复地球以往的生存环境,也可能找到新的星球来代替地球。如果这样,“火种计划”就不会被启动了。反之,“火种计划”则会由机器人来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40#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4 | 只看该作者
数字生命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最早由一群人工智能科学家提出并实施,试图将人类进行数字化,这样人类可以用机械体在宇宙中遨游。

2023年太阳危机时,面对可能完全无法战胜的天灾和日渐困难的日常生活,“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爆发,许多人认为转入数字世界,只要载体不灭,人类即可永生,脑机接口是数字生命计划的核心,在数字生命计划展开时,各国均兴建了数字生命研究所,最终被UEG伦理委员会禁止。

图恒宇是一名数字生命科学家,他将自己因车祸死去的图丫丫女儿的意识保存在了550A电脑中,但由于电脑的算力限制,只能让女儿的意识存在于两分钟的循环中。最后图恒宇违规操作将图丫丫上传至550W计算机,并获得了70年的寿命(数字生命)。

全球著名的数字生命研究所有中国科学院数字生命研究所,印度数字生命研究所。

数字生命的主要贡献者有图恒宇和马兆(中科院)和印度数字生命研究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9#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3 | 只看该作者
逐月计划

概述

本计划原先由俄罗斯主导,因月球的质量与体积均远小于地球,因此本计划意图将部分人迁入月球,并建造发动机使月球踏上流浪之旅。后更改为“移山计划”的子计划。在“移山计划”开始前,为确保月球不会干扰到地球正常轨道或撞向地球,联合政府计划在月球坎帕努斯环形山附近建造3台月球发动机,以月球上储量丰富的He-3(氦三)为能源开启卫星发动机,以10000km/year的速度推离月球,保证“移山计划”(后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的顺利实施。最终因某些原因,逐月一号、二号、三号发动机接连过载运行并最终爆炸,逐月计划主计划遂宣告失败。

计划实施过程

前期准备

在加蓬共和国首都利伯维尔附近建造太空电梯以及方舟号国际空间站,负责地月之间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协调与中转。

建造卫星发动机试验机&可行性验证

将数批经验丰富的宇航员以及科研人员送往月球,指导月球基地的建设以及在窗口期内完成逐月计划可行性验证。2042年,逐月计划工程正式开始,至2044年逐月一号发动机基本建造完成。由于建造过程中遭遇Z9级太阳风暴的干扰,原定控制卫星发动机的550C损坏,并由550A代行。

逐月一号发动机试点燃完成后,月球成功产生了0.4纳角秒的角位移,证明逐月计划可以在20年内将月球推到指定位置。但负责点火的550A由于超负荷而烧毁。

月球加速阶段

2050年左右,逐月二号、三号发动机在550C的统筹下建造完毕。2058年,逐月计划正式启动,所有驻月人员撤出,月球加速脱离地球轨道。三台卫星发动机由550W控制。预计在2061年月球彻底摆脱地月系的束缚。

2058年7月1日,由于“不明原因”,逐月一号、二号、三号发动机接连过载运行,并在运行数小时后爆炸。“逐月计划”主计划遂宣告失败。 详见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

后备计划(月球危机应对方案)

“逐月计划”主计划失败后,由中国提出的备用计划遂启动。

后备计划概述

与建造发动机不同,本计划的核心是摧毁月球。

第一步,所有全球可部署核武器部署到月球上,破解核弹密码并串联全部核武。

第二步,以相控阵方式、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为信号中继,逐步引爆,最终引发月核聚变,使月球自行解体。

第三步,启动北京、东京、杜勒斯三地根服务器,重启全球互联网,搭建临时全球行星发动机控制网络,在30分钟内启动行星发动机,规避月球碎片。

本计划耗时不得超过221小时,否则月球将突破地球的刚体洛希极限,进入不可逆转的解体过程,并撞向地球,毁灭人类文明。

实施计划-地球、空间站方面

集结全部国家核武由太空电梯(2号机)投送至空间站,再由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驾驶小型飞船部署核弹至坎帕努斯环形山。

航天员紧急入列,临时征召部分先前落选宇航员(刘培强亦在内)给予“临时驻站名额”。距离月球坠落140小时左右。

周喆直发表“股骨演讲”,提出备用方案,距离月球坠落50小时。

全球核武集结完毕时,距离月球坠落12小时。

与此同时,使用550W等计算机在最短时间内破解全球核弹密码,总数量3750枚。

北京、东京、杜勒斯三地分别派出先遣队重启根服务器。

北京方面,徐天龙负伤,蔡东铭护送其撤离。一枚陨石击中根服务器中心导致海水灌入,马兆、图恒宇相继牺牲,北京一度被认为失败,并发表最后播报。

地球最后播报原文
Attention! Attention! To all survivors:

The Moon is crossing the Roche limit , and is estimated to crash into Earth in 3 days.

警报!警报!通告全球幸存者:

月球正在跨越地月洛希极限,预计将于三天内坠落地表。

先遣队员名单(待补完)

北京

环境:水下、可能遭受陨石袭击

一队:马兆(牺牲)、图恒宇(牺牲)、徐天龙(负伤)、蔡东铭(撤离)、机械狗笨笨

后备一队(遭陨石撞击):姜涵宁(牺牲)、曾云天(牺牲)、惠明威(牺牲)、张智(牺牲)

后备二队:张建兵、王禹、林舒东、鲍永刚

后备三队:待命

东京

环境:水下、可能遭受陨石袭击、不明海底生物

一队:山田 一郎、管崎 翔、武藤 孝介、田岛 田谷纪(牺牲)

后备一队:泽田 玲雄(牺牲)、坂下 清太郎(牺牲)、上山 雄介、大久 保亮哉(牺牲)

后备二队:山石 博也(牺牲)、中津 隆久(牺牲)、片山 敦(牺牲)、柴田 顺平

后备三队:到达

杜勒斯

环境:陆上、地球叛军据点

一队:Teddy Armando 、Louie Peter(牺牲) 、Albie Drew(牺牲) 、Luca Tripp

后备一队:Hunter Tripp(牺牲)、Ezra Kadyn(牺牲)、David Armando(牺牲)、Jensen Peter(牺牲)

后备二队:Harvey Cael(牺牲)、Hudson Joshua 、Matthew Odin 、Ibrahm Kadyn(牺牲)

后备三队:到达

实施计划-月球方面

破解全球核弹密码的工作因时间不足失败。因此,300名宇航员(实际230人)再次到达月表,以手动引爆方式引爆核弹。这是一次没有归途的任务。

“希望世界记住这一天……”

最终3371枚核弹被部署在指定位置,冗余1枚。

结果

3371枚核弹成功被引爆(距离月球坠落30分钟),引发月核聚变,全球互联网也在30分钟后由数字生命图恒宇、图丫丫恢复。行星发动机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提前开始。

根据删减彩蛋,是MOSS毁掉了月球发动机,其目的正是让地球提前起航。用MOSS的话来说,“太阳有99%的概率在2078年氦闪,若地球晚于2058年起航,人类的生存几率将降至0.00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8#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由移山计划更名而来。

简介

如今太阳内核极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地球将被吞没。三百年后,太阳系奖不复存在。为了生存,人类制定了前所未有的恢弘计划,计划建造一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整个地球逃至4.2光年外的新家园。计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类倾尽所有资源,建造1万座驱使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1万座庇护人类生息的地下城。

第二阶段 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相继开启,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转,导致滔天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锐减近半。

第三阶段 地球将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阶段 地球脱离太阳系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500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并滑行1300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700年进行减速。

第五阶段 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抵达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的新成员。

本计划将持续100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

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2500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详细

流浪地球计划,共分为五个时代:

一、刹车时代

整个刹车时代耗时42年。

此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可控重元素聚变技术,因此利用岩石当燃料,通过制造出来的上万座行星发动机,相互配合,逆天而行,驱动地球停止自转。

从此地球没有日升日落,一半极昼,一半极夜。

停止自转引发的巨大灾难,导致地球人口锐减一半,仅剩35亿。

东半球多数城市,也被淹没在那滔天巨浪之下。

二、逃逸时代

地球上发动机的功率,仍不足以摆脱太阳引力,所有全球12000座行星发动机同力开启,地球还要沿着椭圆轨道变轨加速,围绕太阳公转15圈后,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地球宛如一颗行星。

由于地面环境的恶劣,人类不得不搬入地下城。

三、前流浪时代

地球脱离太阳系之后,飞往比邻星。

此时地表上极度寒冷,冰天雪地,人类已完全无法居住。

四、后流浪时代

围绕赤道一圈的转向发动机重启,使地球重新开始自转,并减速,逐渐接近半人马座比邻星的公转轨道。

五、新太阳时代地球

地球正式进入比邻星的公转轨道,成为这(三)颗恒星的卫星,开启人类的新纪元。

为什么要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是不是下策?

每座行星发动机下居住30万人,全球12000座发动机总共可以居住36亿人,而现在地球约70亿人,只能移居一半,这是一个无情的选择,为了保留地球文明,只能出此下策!(如果建造规模大小到达北京,纽约这样的超巨型飞船,技术难度比在地球建造更难。建造后的飞船生态系统无法维持星际航行的需求。星际航行到可宜居行星需要超过数千年,但是生态系统连维持十分之一的时间都不足。还有其他因素,如替换配件,燃料,电力等,而且仅能带走不足100万人。)

要将地球推到4.22光年外的比邻星,那么12000座行星发动机必须在前进方向的后方推动,那样效率才能达到最高,赤道一圈2000座发动机是转向和修正轨道使用,这些发动机高达11KM,直径超过30KM!

不过让地球停转却是另外的原因,如此庞大结构将对地壳产生巨大的压力,为保证地壳不至于塌陷,因此只能建在有庞大板块的大陆区域,而这个超大面积的大陆只有北半球才能满足要求!

但北半球的志向是北极星,由于行星发动机推力不够,不可能将地球从轨道上直接推走,因此需要借助地球公转速度30KM/S的加成,因此需要将地球的北极指向调整到地球公转方向的后方推动地球,那么地球即可逐渐跑出一个椭圆轨道,慢慢将自身的轨道接近木星!再通过木星的引力弹弓取得最后一个加速,达到脱离太阳系的逃逸速度!

那么在这个之前要做的是,首先要将地球自转减速,然后再调转地球的北极朝向,启动行星发动机加速,否则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发动机必须不断调整喷口,一来矢量发动机会有推力损失,二来不断调整的发动机喷口这发动机寿命也有限!

因此自转减速和地球姿态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自转减速,即使用42年来减速也会产生巨大的海啸,巨大水体的惯性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它肯定需要一个宣泄的途径!

而且更容易导致极端气候,因为认为的改变了洋流和大气环流,据此产生的后果极难预料!另外原著中还有将月球抛弃的桥段,月球的潮汐引力消失后,水体回落同样会产生海啸!只不过两者产生的原理有些差别,但后果却是类似的!

另一个副产品可能是地壳变动,一是行星发动机推动地壳变形,另一个是地球自转停止过程中地球的地壳与内核因流体连接不同步,还有是月球潮汐引力消失后地壳应力释放,三个结果都将导致巨大的地震或者火山喷发,其结果是地表不适合生存,其实地下也不见得适合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7#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航天员机动装置

航天员机动装置(MANNED MANEUVERING UNIT),简称“MMU”,联合政府在太空电梯的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了MMU。

MMU由一名航天员操作,半包围结构的机身与复合避障装置可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危险防护。

配备两个多自由度机械臂与两个多功能工具胎,可在作业中更换不同功能的机械手,同时可以更好的更换工具进行高难度的部分维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6#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运载车

运载车是在地球地表受到严重破坏后联合政府的主要地面运输载具,为保障“流浪地球计划”的进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初衷

地表由于变轨时的引力变化等因素受到严重破坏,在经过海啸侵蚀后又凝结为冻土层,导致大部分的公路、铁路无法投入使用。为了解决运输困难的问题,联合政府研发了运载车并投入使用,以便高效运输物资,保障地面交通的通畅。

设计

运载车,高10米,宽8米,长50-80米不等,最大载重约3000吨。它使用了复杂的轮轴与减震设计,可以通过冻土平原与不同程度的崎岖路面。经过改良的发动机使得车辆能够以高速运行,最高时速可达300公里。

运载车可以分为两部分:车厢以及车头。车头在必要时可以与车厢解挂,甚至无需车组成员下车。

车厢目前有着两种类型:一种为全封闭厢式车厢,主要运输各种物资和火石,封闭的车厢保证了物资不会因严寒而损坏;另一种则为半开放式翻斗车厢,它去除了车顶,以便运输矿石和建筑材料等。

车头拥有两个驾驶位、两个辅助驾驶位以及乘客区。为应对地表的恶劣环境,车内还有生活区域,有独立卫生间,厨房,物资储存区等,以保障车组人员的生活。

运输车采用球形方向盘,该技术极大减轻了驾驶员驾驶重型车辆时的身体负担,方便了较高龄驾驶员的长期工作,同时可以更精确的操控方向(在方向球的前滚和后滚的过程中,可以增加或者降低转弯角度的倍数,让驾驶员无需过多转动方向球;同时可以在转弯时精确控制角度,在驾驶台处可以转弯角度进行微调,让新手也可以尽快熟悉车辆转向系统,增加了驾驶安全和转向系统的可靠性。)运载车也是靠车轮前后移动和左右转动(没有上下漂浮和左右横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5#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2 | 只看该作者
门框机器人

外形
门框机器人类似于机场安检门的门框,整体呈“n”字形。

特点

门框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多用途军用机器人,可提供直接性作战支援,或与士兵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扫描绑定后联合作战,其体感操控模块可实现远程遥感控制。

门梁分为两部分,一侧作为感知端的摄像头模块,用于感知和识别周围情况。另外一侧是模块化载荷区域,可根据需要搭载部件,如枪械、防弹板、安检模块等。

一般门框机器人腿部会安装防弹板,展开后可有效抵挡敌人轻武器射击,同时为后方人员提供掩体。水下运动时,门框底部可以展开螺旋桨,以驱动机器人在水下高速行动。

作用

它可以代替人员执行人员较难完成的任务。如在重启根服务器时,门框机器人挂载了一根电缆以为服务器中心通电,而人员几乎不可能在水下携带如此笨重的电缆。

同时,根据流浪地球法第八条第二款之规定,它有权攻击非法武装人员。
[发帖际遇]: 炉石猫开出了一张金色游学者周卓,一高兴赏给了 雨声159753 8 硬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4#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1 | 只看该作者
月面工程机器人

月面工程机器人(Dynamic Omniterrain Guardian system, DOG)是月球上广泛使用的,与大型无人施工机械配合的一种工程类机器人。

面部配有可翻转LED屏幕,可显示文字与表情,具备初步的与人交往能力。

背部配有双机械臂,可实现抓取,扭转,移动,搬运等动作。

四肢为独立可调节悬架结构,并安装有麦克纳姆轮(mecanum wheel),可实现全地形全向移动。

机身可折叠设计,在折叠模式(Fold Mode)下可被装入UEG标准窄型存储箱中。如有需要,可将四肢放平收纳

具备标准的防尘防水防电磁辐射设计,可应对大多数自然灾害。

D-307A号月面工程机器人昵称为“笨笨”,是编号为D-307A的月面工程机器人[Dynamic Omniterrain Guardian system,DOG],工作于月球基地B区和C区。另外,笨笨作为一个工程机器人,却具有怕水、想吃螃蟹等行为,可能为数字生命计划前期进行活体实验时,将图恒宇宠物的意识上传而得。和图恒宇和马兆在月球上时,笨笨曾协助搬运重物等工作,后回到地球,在修复北京根服务器时,协助应急预案执行组北京根服务器先遣一队重启北京根服务器,并在最后时刻陪伴图恒宇直到图恒宇肉体死亡,最后在北京根服务器陪伴已去世的图恒宇直至电量完全耗尽。
[发帖际遇]: 雨声159753 掉进了化粪池,损失 3 硬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荣誉

6万

硬币

428

帖子

版主

33#
 楼主| 发表于 2025-1-7 20:51 | 只看该作者
领航员国际空间站

简介

“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是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建造的大型国际联合空间站,用以辅助和保障“流浪地球”计划的顺利进行,其前身为太空电梯平衡配重物建造的方舟号国际空间站。空间站于205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设耗时约30年。

“领航员”号空间站以十万公里的相对位置伴飞地球,为地球提供预警、领航及通讯保障。该空间站储存着全球已知的所有动植物DNA图谱,并设有全部人类文明的数字资料库,储存着三十万颗人类受精卵。 除辅助和保障“流浪地球”计划的顺利执行外,该空间站还配备有“火种”计划作为备用执行方案。如果地球出现意外情况,领航员空间站拥有选择执行“火种”计划的后备权限,若该计划被选择执行,则“领航员”号空间站将停止伴飞动作,脱离地球同步航道并按照原定计划方案飞往比邻星。其上搭载了月球危机过后被禁用的量子超级计算机主机「550W」、“隔离”计划所保留的大量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以及“流浪地球”计划备份方案“火种”计划配备的地球生命基因库。

历史

2044年

2044年期间太空电梯爆发危机,“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的前身方舟号国际空间站遭到数字生命派有预谋的大规模袭击,并在袭击中坠毁。此事件直接导致“方舟”计划宣告破产。

2045-2058年

2045-2058年期间,随着移山计划可行性验证完成,全球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至行星发动机的建设工作上。在此期间,先前遭到袭击的太空电梯和方舟号国际空间站先后得到修复,并在此的基础上,“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开始建造。

2058年

2058年,“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于地球同步轨道上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月球坠落危机爆发,首批领航员及紧急入列人员进驻空间站,并开往月球执行月球危机备用方案。月球危机解决后,空间站正式启动,开始辅助和保障“流浪地球”计划的执行工作。

2065年

2065年,随着”隔离“计划的开展,大量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被送入”领航员“号国际空间站保存。量子超级计算机「550W」接管空间站,取得空间站最高管理权限,负责空间站一切重大事务。空间站规模进一步升级。

2075年

2075年首批领航员驻站工作圆满完成,准备返回地球。同年木星引力危机爆发,为保障人类文明得以延续,「550W」决定执行“火种”计划,离开地球。领航员刘培强在地球即将坠入木星之际,强制摧毁空间站核心「550W」主机,使空间站转变为手动操作,并驾驶空间站坠入木星将其点燃,使地球通过冲击波成功被推离木星,踏上新征程。
[发帖际遇]: 雨声159753 掉进了化粪池,损失 7 硬币。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雾雨小镇狼人村

GMT+8, 2025-5-6 14:18 , Processed in 0.04513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